Copyright (c)2004-2014  XX企业的网站
沪ICP备XXXXXXXX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党建天地
中国共产党何以赢得“两个历史主动”
来源: | 作者:沧州工贸学校 | 发布时间: 2025-05-06 | 21 次浏览 | 分享到:

 来源:学习时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入新时代,面对党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突出问题,我们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纯洁干部队伍,维护了党的形象,巩固了红色江山,赢得了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奋斗的历史主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坚持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清醒判断和科学把握反腐败斗争形势,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基本规律,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赢得“两个历史主动”的成功之道,为新征程上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始终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反腐败斗争作为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始终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腐败侵蚀党的肌体,破坏公平正义,影响干群关系,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着力清除的“拦路虎”“绊脚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凝聚党心军心民心、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使命任务等方面深刻论述了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反对腐败;强调腐败问题对党的执政基础破坏力最大、杀伤力也最大,是最容易颠覆政权的问题,是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强调不反腐败确实要亡党,真反腐败不仅不会亡党,而且能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更加坚强、更有力量;强调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些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深刻总结古今中外反腐败经验教训,深化了对党的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规律性认识,体现了我们党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彰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反对腐败、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历史主动和责任担当。

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形势,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充分肯定反腐败斗争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历史眼光清醒判断反腐败斗争形势。2013年8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就作出“三个依然”的重要判断,强调当前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随后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作出“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总体判断,强调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作出“两个仍然”的重要判断,明确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正是基于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清醒认识和科学判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强调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基本规律,始终牢牢掌握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等重大问题,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基本规律,强调只有坚持依法严厉惩治、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和威慑力,坚持完善法规制度、形成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和预防作用,坚持加强思想教育、形成不想腐的自律意识和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有效铲除腐败现象的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明确把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作为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和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强调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统筹联动,增强总体效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成效有目共睹,极大增强了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决心。仅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217.5万件,立案87.7万件,处分88.9万人,包括58名中管干部接受审查调查,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70多万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取得历史性成就,纯洁了干部队伍,维护了党的形象,巩固了红色江山,赢得了党心民心军心,凝聚起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奋斗的强大力量。

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势头

始终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强化不敢腐的氛围,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决减存量、重点遏增量,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的肌体健康、先进纯洁。通过加大国际追逃追赃力度,实施重大专项行动,让已经潜逃的无处藏身,让企图外逃的丢掉幻想,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

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持续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重症要用猛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带领全党深入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查处腐败问题,必须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始终坚持把反腐利剑举起来、用起来,反腐败斗争没有禁区,也没有特区,不管级别有多高,谁触犯法律都要严肃处理,让那些想搞腐败的人断了念头、搞了腐败的人付出代价,形成反腐败斗争的强大震慑。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对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着重抓、着力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深挖细查、严惩不贷。紧盯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深化拓展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重点领域反腐,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政商勾连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的腐败问题,深入查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深化以案促改促治,有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以反腐倡廉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扎牢不能腐的笼子

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权力是最大的腐蚀剂,腐败的本质是权力出轨、越轨。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科学配置权力,切断利益输送链条,形成不断完备的制度体系、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是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治本之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聚焦制约和监督权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制度创新,破立并举,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和反腐败国家立法,围绕授权、用权、制权等关键环节,科学合理确定权力归属,划清权力边界,厘清权力清单,明确规定什么权能用、什么权不能用,强化权力流程控制,压缩自由裁量空间,杜绝各种暗箱操作,最大限度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形成有效管用的体制机制,确保公权力在正确轨道上运行。